0 R' N9 ~/ f G. _ G* d% |来自腾讯网 http://finance.qq.com/a/20111024/001144_1.htm+ _2 f4 `, M* y3 Q* b Q7 l7 O
我正打算去银行门口拉条幅,讨还血汗钱!”储户王先生情绪激动地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银行承诺的偿还期限已经一拖再拖,要回资金仍旧是遥遥无期,他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向银行申诉了。8 Q6 P! C: i9 R1 k6 Z
最近一个月以来,储户王先生和刘小姐频繁地往返于西安和大连之间,为的是要回不翼而飞的4500万元存款。了解案情的相关人士透露,储户的存款可能被用于放高利贷了,但是资金链的断裂导致存款无法按期回归银行,银行方面正在积极追讨当中。
] C- Q, J3 Q4 |2 ~& V' j业内人士担心,随着银根收紧,民间借贷问题爆发,是否会让风险传递到银行层面?2 f& n1 b6 D0 x4 }# I9 U# s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警告,未来要坚持“隔离风险”、“疏堵结合”,综合治理民间借贷。他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民间借贷之间设立严格的“防火墙”,严防风险向银行体系转移。& D4 c. T- ]9 P3 H2 M; |
千万存款离奇失踪& ?+ O' p% x, y1 z7 z
今年8月中上旬,刘小姐和王先生的朋友A先生,希望他们将4500万元资金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入某股份制银行在大连的一家支行,存期为1个月。
$ T' ?/ Q4 ^7 a ]4 }A先生告诉他们,该银行行长和他是大学同学,关系不错。最近上级部门将对该支行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考核,但令该行行长发愁的是,该行的存款规模距离达标还有一定差距,需要短期内拆入一笔资金。8 o/ r3 V6 O$ f: o
A先生既然开口,凭着他们多年的交情以及生意上的往来,刘小姐和王先生感到无法拒绝,分别拿出2000万元和2500万元的资金进行支援。
9 u; j1 A- B; k: w王先生回忆说,当时A先生给他们出示了银行开具的存款邀请函。邀请函非常正式,其中写道,该行欢迎银行存款人,该行需要一亿或者更多存款,欢迎存款人或介绍其他存款人前来开户存款,存款人的存款只作为正常存款使用,资金保证安全。
# f9 a& ~/ Q$ t! c$ b7 \“后面是该支行行长亲笔的签名。”王先生说道,都说资金进了银行就是进了保险箱,而且又有正规的存款邀请函,他们对此深信不疑,根本没想到钻进了一个圈套。
7 s( X5 ^3 ~; B' X& W8 z在A先生的陪同下,王先生和刘小姐在该支行开立了个人存款账户,将总共4500万元资金打入到他们在该支行的账户名下。
1 F( A: B! }) c, J未曾想到的是,他们的噩梦就此开始了。
% f3 z0 n8 s* Q& q. ]( }/ [( R王先生回忆,他和刘小姐到该支行后,先是开立一张活期存折,并在存折下面挂了一张借记卡。然后按照正常的步骤,将存款和卡分别设立了六位数的密码。他从银行返回宾馆,通过网上银行系统将2500万元资金打入到该支行新开立的银行账户中。; `, g) K. ?: a0 H% O
然后,王先生再次来到银行,打印的对账单中清晰地显示王先生2500万元的资金已经入账。在回到西安后,王先生有一次去银行办业务时却惊讶地发现2500万元资金已经不翼而飞。刘小姐也是同样的遭遇。对账单显示,他们的资金在入账之后不久就莫名其妙地从账户中消失了,账户中仅留下了10元钱。
- T9 w" I, [9 u0 _4 O! F/ j经过查询,资金通过卡卡转账的方式转入到了陌生人X先生的个人账户。“而此前,我和刘小姐均未和此君打过交道。”) ]% Q4 E9 _7 C! c( E+ l
预感到大事不妙,王先生立即联系A先生,希望他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并将资金重新入账。
' T7 i; a9 b; W' S" L5 P而朋友A先生在咨询了该支行行长后,给出的答复是,因为资金被用作购买理财产品,存款被转入到分行的资金池中,由分行统一管理,因此在个人账户中反映的是存款转出。
8 h. z2 u* d- g. r“他言之凿凿地保证,资金非常安全,1个月到期后,资金自然会转回到个人账户中。”王先生虽然将信将疑,但钱已经存到银行,也只能等待期满。% D: E0 J: E" Y0 G; k* G
但是最坏的情况还是出现了,1个月期满后,王先生发现,其个人账户内仅有从外行转入到账的300万元,而刘小姐的账户中有将近500万元。
7 |: d9 g; r w' V$ h$ X8 B; U1 k0 t王先生感到事态严重。显然,资金被银行违规挪用,且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已经无法回收。
) Y# _% o1 H# U* v( V5 d! F; b为了要回自己的钱,他和刘小姐不得不踏上了要款维权之路。没想到的是,银行方面的态度格外强硬。“不仅我们的正当要求无法满足,甚至该行的行长对我们也是避而不见。一连几天,刘小姐都去银行讨还资金,但银行以妨碍正常经营为由,叫保安强行将她带离银行。”王先生说。
* z. {* {# ~9 s- h! p' m8 B交涉无果,王先生和刘小姐只能求助于当地公安机关,希望通过司法来帮助他们追讨存款。9 i4 }0 T- p& n6 l7 U* }' b
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掌握的最新情况是,在刘小姐坚持不懈的维权努力和公安机关的介入下,银行终于陆续将追回的资金转入刘小姐的账户中。现在刘小姐的2000万元基本到账,但王先生除了初次转回的300万元,余下的2200万元存款仍旧在遥遥无期的等待中。
+ S8 |7 e* e4 ^8 g8 c0 U4 N银行“内鬼”“瞒天过海”
z' W! ~! G% [, Q: J4 V; n+ F存在银行的钱怎么会莫名消失呢?银行内部人士介绍,一般情况下,未经客户授权,银行工作人员不能从客户账户中转出资金,由于银行的后台操作都要经过多方的复核,前台操作人员的一点违规,都会被后台稽核人员发现。- w1 t) f7 c5 B: ^" C" A
而此次4500万元存款被神秘转出,一定需要银行“内鬼”配合。该人士透露,现在银行内部人员挪用客户存款的伎俩很多,甚至有些眼花缭乱。
" t( e+ `. Z9 |# M例如,有银行通过替客户开立网上银行,由银行内部人员私设密码,通过网银来实现资金的划转;也有银行通过主管授权来重置客户的账户密码,通过新设密码来实现对客户账户的控制。& q( |+ v! b. o( w# D3 w! J( Q5 f
但是王先生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其账户的密码并未改变,仍旧是他本人当初开户时设立的密码。他在发现账户资金被挪用后,第一时间改变了账户密码,在更改密码的时候,他发现个人密码仍旧有效。; L& R( O& X" D# ]7 k
而对于网银方式,王先生也觉得应该不存在这方面的可能。首先,王先生当初并未开通该账户网上银行,此后王先生通过柜台查询,网上银行也一直没有被激活。
6 C; i( B% J" ~- d1 h x, b' t不过,在回忆整个事件时,王先生提到了一个微小的线索。就是在王先生回到宾馆转账之后,银行方面希望客户到银行再去打一张对账单,来查看资金是否已经入账。王先生当时慨然允诺,到银行后,王先生在柜台前输入密码,然后银行方面交出了一张对账单,其中显示资金已经安全到账。
# ~. _0 T1 O* Z这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却被业内人士指出了其中的可疑之处。他表示,从一开始王先生就已经落入到银行方面精心布置的“局”中。& h, I! h( k K; n l' s
一般而言,银行打印对账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提供密码,另外一种是只要客户本人并出示身份证证件,银行就会将对账单打印并交予客户。$ k( i3 [) ?5 k7 Q7 U; m' m, t
银行内部人士表示,银行可能就是利用了这个环节的漏洞,瞒天过海将客户资金转出账户中。银行方面可能已经先期将客户的对账单打印出来,而王先生在柜台前输入密码的操作其实银行内部人员执行的指令是将2500万元资金转出账户。然后将事先打印好的对账单交给王先生,同时2500万元资金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转出了储户的账户。
h% n- S4 j8 S0 @* l业内人士评论道,银行出现惊天“神偷”,往往是内部人员互相串谋,导致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弱化或者失灵。“上千万元资金,又涉及存贷两个终端,仅仅是个别员工的操作是很难完成的。”某国有大行人士表示,这一问题表明该行内部监管出现了明显漏洞0 K. i0 ~$ `0 F2 \4 S5 r
或挪用发放高利贷
, W, d9 B4 ]* T9 Y) @" O王先生透露,现在该支行行长已经被公安机关控制,目前挪用的资金正在被追缴过程中。; F# g2 b9 I6 b
随着案情的陆续展开,王先生发现,在4500万元资金存入银行的同时,银行还有一笔额外的贴息或者回佣提供给了王先生和刘小姐的朋友A先生。6 }, o7 V4 P0 ~. _8 Z+ d/ F7 v
这张银行存款邀请函背后实则有银行方面的贴息承诺。即资金存入银行1个月,除正常的利息之外,银行方面另外给当事人月息1分的贴息或者回佣。
$ w0 I, L8 k! ?- M* E1 |2 v也就是说4500万元的资金入账,个人可以分得的好处是将近45万元。另外,按照年化0.5%的活期存款利息,在1个月期满后,银行将为此支付利息将近47万元。* N" L2 p# V3 G. M: A0 p* r
虽然在东窗事发后,朋友A先生已经将45万元的贴息归还给他和刘小姐,但是和数千万元的本金损失相比,这点钱微不足道。
$ T" ^: P( E7 A1 `& K& K另一方面,在未经客户授权的情况下,银行挪用客户资金属于严重违规。业内人士分析,这里无非还是一个利字。银行之因此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资金挪作他处,自然是挪用后可以获得巨大的盈利。该人士称,从目前情况分析,资金可能被银行挪用作为高利贷资金发放了。联想到目前高利贷市场崩盘,企业主跑路,就是由于资金链断裂的原因,可能是资金无法及时回到储户的账户,才最终导致东窗事发。& N0 I }4 R) ?" x
而熟悉案情的人士认为,其实本案是变相的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以吸储的手段“集资”,再将储户资金定向投入某个项目或贷款人,只不过他们是借助银行的渠道,将非法集资变得合理化。
% Y& _, k, _& {权威人士表示,目前将近3万亿银行资金在民间市场,其中大部分是以信贷的形式,而部分以挪用客户存款的方式。“尤其是商业银行收紧银根,民间借贷资金价格水涨船高。”
. f& E* m6 Z! l& v2 g* l现在民间借贷利率已经上升到月息5-8分,和银行给予储户的1分贴息相比,中间的巨额差价是部分银行人员内外勾结,私自挪用客户存款的直接诱因。
( H5 N" i2 f( H% p$ n此外,银行高息揽储所给予的贴息出自银行的营销费用,而挪用存款的收益进了银行“内鬼”的口袋。这自然会使银行一些内部人员铤而走险。: r( h1 e1 N% Q# j( ?6 I
资金紧张谁在“裸泳”
# j* m% P E& [: O) F$ k; d* X资金紧张,没想到却成为当下银行发展的命门。
1 D' S, G! D- b/ X2 J) N1 X渤海银行涉嫌挪用存款等消息近期见诸报端,一时间银行业内控建设变得“风雨飘摇”,流动性水位的不断降低,银行业中的“裸泳者”开始逐渐浮出水面。
% I: u/ z" g/ P某银行人士指出,在正常年份,类似的挪用存款金额通常不会太大,而且往往到期都可以归还,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暗度陈仓。但今年以来,外部资金需求旺盛,此类借贷金额不断攀升,部分资金贷出后又无法及时收回,导致贷款出现逾期,进而延伸调查,于是问题曝光。
4 P8 p1 l: [$ Y1 I! V7 A1 V专家表示,实际上,银行案件频发跟内控制度关系不大。最近几年,银行纷纷从海内外聘请高管,其中风险管理人才成为重中之重,可以说,在制度层面上,完全可以相信银行的。如此看来,银行内控出现问题只能在执行层面。0 @8 T! O" R9 D" _
对此,监管机构早有清醒的认识。银监会曾发布《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提出防范操作风险“十三条措施”,齐鲁银行案件发生后,银监会将操作风险管理列为当前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此后也都反复重申要加强当前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范。
- _. ]5 S8 I0 V' A K9 B% w q“其实,银行业务导向性的观念是极其不利于防范风险的。”某银行内部人士指出,多年以来,商业银行的考核就是时点考核。例如,为了完成“当月存款增量”等时点考核指标,银行职员在月末、季末等关键时点人为地增加存款。尽管这些情况在最近几年有所好转,但是银行这种业务导向性的观念无疑还是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给银行内控执行带来难度。 ~% M) Z! C) f, c( |
此外,揽存乱象的本质是商业银行依赖于存贷息差模式,为了避免“恶性揽储-监管打压-更恶性的揽储”的恶性循环,完成中间业务转型已经在银行业界达成共识。
, {3 \4 F5 L- ]/ D: r$ r在改变银行业务发展模式的同时,我们国家的利率市场化也需要加速推进。在利率双轨制的情况下,民间利率的飙升导致了银行资金的违规流动。& I& j% d- E/ I( z5 H6 B/ M
深发展小微事业部总裁郭世邦表示,存款利率市场化,有助于解决存款负利率问题,可以帮助资金从民间回流银行,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高利贷降温' ^5 n; k* f" R, r+ p3 y, A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