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信用卡为银行、消费者带来利益和便捷的同时,也为信用卡诈骗者提供了机会。山寨提款机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赖,信用卡诈骗手段一波比一波花样翻新,作为消费者,需要掌握更多的信息和方法来保护自己。
( ~2 v1 B# F$ h* y+ e5 u; d 骗术一
& B5 y2 a8 h8 l L3 n. `% o7 d$ q( v$ n; d" C5 Q* l/ x
借刀杀人——盗取个人信息: R1 I2 v$ N+ D" q# v
5 [" P- l# Y" l7 ?! x
杀伤力:★★★★★
& O5 @7 v5 l& z0 k7 _# \4 A3 U0 Z) D/ C/ [. n" p: U \# \% x2 `
喜爱购物的张小姐,从今年5月以来,不断收到不同银行的催债电话,张小姐并未在这些银行申请信用卡,因此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最近,张小姐收到某律师事务所的催债账单,上面的信息和消费记录让张小姐吓出了一身冷汗,以张小姐身份证号申请的信用卡,透支近10万,其立即报警。经民警再三询问,张小姐想起,曾在某商场的门外,摆放的银行卡申请桌处,申请过信用卡,因当时办卡礼品是心仪已久的瑞士军刀,张小姐的身份证、信用卡都被对方留下了复印件。
% c2 m0 }6 D9 G. \6 s! z( m$ O# w& a, k' M
专家点评:9 E. K+ m1 h- G+ Q7 h; q; X4 X5 N
2 W( M1 r/ D. F/ ?7 o( m! f 艾瑞分析师胡媛媛指出,在身份证盗用方面,主要问题是银行端的证件审核监管问题,银行的信用卡部门,都有办卡数量的要求和压力,因此,客户对自己的身份信息也要重视起来。5 @0 p% L8 B( H1 E, x
2 y3 [! z: v5 g. z 盗取个人信息后,申请信用卡恶意透支,是信用卡诈骗中最常见的类型,从持卡人角度,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用卡习惯,信用卡研究专家,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汤雪梅认为,第一,要保护好个人信息,日常生活中不要将信用卡信息透露给他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二,身份证和信用卡应尽量分开存放,防止丢失后被不法分子利用作案。5 B; v( o/ y0 F" \4 O9 }. U
% n9 ~+ q7 Y( A0 N1 Z/ P" ^) i 骗术二
, C/ d8 V$ x- F& S1 f: e! X' Q9 M2 R/ G% q3 X
瞒天过海——滥用“离线交易”
" U0 b0 D8 `* D) `" X) `6 A
( @# j! w: k, u3 y( a4 @4 V3 d 杀伤力:★★★★★
8 k# q% ~, ~: P$ M4 H
0 T; t! I F& ^# u3 x" T3 ? 陈先生是登山爱好者,在健身俱乐部里,某登山用品专营店向他推荐登山用品的优惠卡,陈先生觉得对方产品的品质不错,就索性办了一张,当时在填写相关资料时,对方工作人员再三嘱咐,要将信用卡正面的卡号和背面的三位数尾号都填好,对此,陈先生并未产生疑问,信用卡上的信息都是印上去的,应该都可以公开。几个月之后,陈先生还款时才发现,自己卡上的透支额度大大超过了自己所花的钱数,密码还在,信用卡却被盗用了。
6 _# C; Y) c5 r3 I! {) ?; X6 p5 j9 ]( ]+ l, [ f
专家点评:
& E' C$ J( z' q2 \* k6 T# k" K
7 V: b' u9 m, k# a {: ~ 持卡者千万不要认为印在信用卡上的信息即是可以公开的,特别是信用卡背面的三位数字验证码,它们具有的是密码性质的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西南证券高级研究员付立春解释道,信用卡本身存在两种支付方式,过卡支付和离线支付,过卡支付通过输入密码来进行交易确认,离线支付则是通过卡号和背后的验证码来默认协议完成。9 D& D4 H% H) s6 |% |# M/ l
; d! e0 B+ f$ W1 b; d) n. t' n 应对此类诈骗的方法,汤雪梅指出,首先,最好在发卡时将信用卡背面“后三码”背熟后立即将其抹去,因数字所在位置是没有磁性,抹掉后不影响信用卡使用。其次,开通信用卡短信通知功能,若别人盗刷了你的信用卡,银行会立即发短信到你手机上确认。8 m) ` t. Y( j) B6 K4 g/ K) r/ ^& y
1 |" M; O4 l8 y E' Z1 V. h
离线交易经常用于预订酒店、机票等,只需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和背后的三位数字即可消费。离线交易“消费免输密码”措施是“国际惯例”,国外信用卡刷卡消费时都可以免输密码,以签字认可为准。( k6 W2 x9 M) \: Y( f
$ `/ j3 k" n) \) V7 K x* V8 i
骗术三
8 ~2 k. U& J4 D! K: k$ e. v
# \! C, z* W) l# K 以逸待劳——恶意透支
- ]7 e$ d$ l% a; s6 y& k# y( J. _9 E+ S. P: D
杀伤力:★★★★
* t) Q# Z) I" l; q/ Q
$ L1 Y+ h3 ~ O( }5 n0 i) W1 W 2009年下半年,朱先生分别向民生银行、上海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银行、北京银行申领了五张信用卡,先后透支信用卡本金共计人民币15万元,后因经营失利,无力偿还透支的信用卡,经发卡行多次催款仍不归还,直至案发。2010年3月被检察机关指控被告人朱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v8 N* C5 B4 }9 _3 }+ C: D! F2 `" ]% D
N& p: w& e" P( P 专家点评:0 m) ] v7 b6 V9 ^# Q$ X
8 b8 e, ~8 j* c% w5 d {" ?+ ?4 Z
信用卡恶意透支现象,源于各大银行之间在信用卡方面的无序竞争,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指出,完善的法律法规是打击恶意透支的最好利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发卡机构应客观地来评估申请人的信用水平,在发卡的源头上面进行风险控制。
/ ]' Y9 W j; _) Z/ G% j* ^5 m% D6 a& {+ B
2009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了《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相关信用卡犯罪的量刑标准,“恶意透支”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刑事处罚可判无期。
6 N6 \7 f; x; D! F, N) t
$ G C+ \5 s: v. [# h 骗术四
5 h/ {* p1 l5 b. z, A8 ]/ p5 i6 W5 C) \6 l% \- j4 z1 ? C8 Q) I& g
反客为主——克隆伪卡
% n9 r- f) W6 d( l' U" T& j* n5 _" e M, Z6 j; r
杀伤力:★★★2 R. ]/ `& d: V+ o8 W
; N- u' q8 g0 U. x( H6 h$ v9 }& v
2009年3月,黑龙江省五常市警方破获一起“克隆”银行卡盗窃资金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2009年2月,五常一家银行下属的数个营业网点相继发生银行卡“克隆”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选择银行工作人员下班时段及休息日作案,制作假面板覆盖在ATM机插卡处,在ATM机灯罩处安装摄像设备,利用隐蔽在假面板内的内置读卡器窃取持卡人的信息资料,随后制作伪卡盗取客户资金。经调查,共有7张银行卡被复制。
5 _5 i, k& _- r/ \) G* P# d
( o% y E. q2 {% z" U9 h( j8 R+ J& e) j 专家点评:6 l, B; c) v0 `, R
) |7 d- A, J4 H3 v/ ~7 K) A: x% ~ u 信用卡中“李逵”变“李鬼”的事情并不常见,但是并非不存在,汤雪梅提示持卡人,尽量不要让信用卡离开自己的视线,消费时自己到前台刷卡结账;在自助设备操作之前,留意设备是否异常,是否有摄像头读卡器等可疑附加物;在自助设备上操作完毕后,切勿将流水单随手丢弃。
8 f* Y. r( K) ?7 s/ ], m. _# Q& a$ \. b8 G
骗术五
5 R, u" C7 ^. i: Y% X& ~
" D3 {8 \* k1 D* Y5 `( z: z 声东击西——电话、短信骗密码 G. N% E1 F3 K, Q3 {
' v1 Z5 @: }: S) ?* s# K 杀伤力:★★★2 z, ]! _$ Z1 m. A/ m- Y
+ d4 \- b8 t- s" k
近日,唐先生接到一个自称交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电话内容大致如下,您的银行卡在6月20日在新光天地消费金额5000元,如有疑问,请致电某号码咨询,未曾有过消费的唐先生按照其提供电话致电咨询,电话另一头的“工作人员”建议唐先生报警,并且非常好心地提供了公安机关的“报警电话”,而“接警”的人则要求唐先生提供身份证号、银行账户和密码。1 Z4 V' [7 W* D5 [+ v
; C: R! l/ k$ R9 Z6 f* j. [5 G: W% Z
专家点评:
* [+ s5 [- \+ s6 Z& I2 B9 h# x
* H0 f! X9 O" L( b 电话、短信骗取信用卡密码的手段日渐翻新,从最开始的通知中奖或活动信息,到后来的冒充银行和公安机关通知持卡人,有的甚至将电话呼叫转移到银行的服务热线上,其最终目的无非只有一个,即希望对方说出信用卡信息和密码。
0 |3 v& t& T/ L4 }* F: | h! W. f8 M
银行专家指出,银行工作人员是不需要掌握持卡人密码的,密码是客户的权利,即使客户忘记,银行也会通过让客户重新设置的方式来重设密码。另外,凡打着银行或者警方的旗号打来电话的,对于持卡人来讲,如果号码不熟悉,不要透露任何个人信息,之后可以拨打110询问。* s1 C: l+ J! ~' d6 h; b: @2 o
5 g3 u3 I1 q9 W9 x2 S! t# S% m
" `0 F. S5 e k: p) d& E |